法学概论_2020春_01
1.[单选题]要使行为人对其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负刑事责任其行为和结果必须( )
a.具有一定关系
b.具有一定偶然性
c.具有因果关系
d.具有物质关系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2.[单选题]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( )
a.前者是犯罪的未完成形态,后者是犯罪的完成形态
b.对中止犯,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,对未遂犯则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
c.前者是基于行为人自己的意志而放弃犯罪,后者是基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被迫停止
d.前者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,后者只能发生在犯罪实行阶段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3.[单选题]我国刑法中的附加刑( )
a.只能独立适用
b.只能附加于主刑适用
c.只有主刑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,才可以附加适用
d.既可以附加适用,也可以独立适用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4.[单选题]下列有关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( )
a.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与行为能力的范围一致
b.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先于其行为能力产生
c.法人在清算期间仍然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
d.法人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范围是不同的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5.[单选题]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,2年期满后,经合法程序减为无期徒刑的条件是( )
a.有悔罪表现
b.没有故意犯罪
c.有立功表现
d.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6.[单选题]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,防卫过当要负刑事责任,但( )
a.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
b.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
c.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
d.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7.[单选题]下列行为中属于双方民事法律行为的是( )
a.授权行为
b.遗嘱行为
c.撤销行为
d.买卖行为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8.[单选题]下列人员中主要的刑事诉讼主体是()
a.被告人
b.证人
c.鉴定人
d.翻译人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9.[单选题]下列对刑法的解释中属于有权解释的是( )
a.学理解释
b.论理解释
c.司法解释
d.文理解释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0.[单选题]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,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( )
a.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
b.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
c.可以从轻、减轻或免除处罚
d.应当从轻、减轻或免除处罚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1.[单选题]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的刑种是( )
a.剥夺政治权利
b.管制
c.拘役
d.有期徒刑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2.[单选题]人民法院一般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是()
a.有关国家秘密的案件
b.个人隐私案件
c.14岁以上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
d.16岁以上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3.[单选题]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,以( )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
a.被代理人
b.自己
c.被代理人或者自己
d.行为人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4.[单选题]允许法律关系参加者自行确定其权利和义务具体内容的规范,属于( )
a.任意性规范
b.委托性规范
c.准用性规范
d.强行性规范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5.[单选题]王红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丧生,王红和母亲继承了父亲的遗产。这里引起继承关系发生的是( )
a.法律行为
b.法律事件
c.有效行为
d.事实行为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6.[单选题]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事人的是()
a.原告
b.被告
c.诉讼代理人
d.第三人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7.[单选题]下列案件中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是()
a.渎职案件
b.盗窃案件
c.虐待案件
d.抢劫案件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8.[单选题]为所有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客体称为( )
a.犯罪的复杂客体
b.犯罪的直接客体
c.犯罪的一般客体
d.犯罪的同类客体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9.[单选题]甲将其所有的一台旧冰箱出卖给乙,得价金300元,甲出卖其冰箱的行为是所有人行使( )的行为
a.占有权
b.使用权
c.收益权
d.处分权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20.[单选题]我国刑罚的目的是( )
a.惩罚犯罪
b.消灭犯罪
c.预防犯罪
d.平息民愤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法学概论_2020春_02
1.[单选题]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( )
a.无效
b.有效
c.有的有效有的无效
d.在撤销死亡宣告后才有效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2.[单选题]甲为保护自己的果园,在果园周围拉上电网,白天关掉,晚上通电。某日晚有俩个小孩进入果园偷摘果实,被电网击中而死。甲的行为属于( )
a.正当防卫
b.紧急避险
c.事前防卫
d.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3.[单选题]犯罪未遂只能发生在( )
a.犯罪着手以前
b.犯罪着手之后
c.犯罪预备阶段
d.犯罪完成之后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4.[单选题]甲深夜潜入乙家行窃,发现留长发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觉,意图奸淫,便扑在乙身上强脱其衣。乙惊醒后大声喝问,甲发现乙是男人,慌忙逃跑被抓获。甲的行为( )
a.属于强奸预备
b.属于强奸未遂
c.属于强奸中止
d.不构成强奸罪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5.[单选题]正当防卫维护的利益不包括( )
a.国家利益
b.集体利益
c.本人或他人的合法利益
d.非法利益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6.[单选题]甲贩运鸦片,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,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,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,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,朱抓住汽车的把守不放,甲为摆脱朱某,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,朱某被摔在地,头部着地死亡,甲对朱某的死亡的心理态度是( )
a.直接故意
b.间接故意
c.过于自信的过失
d.疏忽大意的过失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7.[单选题]取保候审最长不能超过()
a.1个月
b.3个月
c.6个月
d.12个月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8.[单选题]我国刑法将所有犯罪划分为十类,依据的是( )
a.犯罪的一般客体
b.犯罪的同类客体
c.犯罪的直接客体
d.犯罪的复杂客体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9.[单选题]从最终决定意义上来说,法的内容是由()决定的
a.政治条件
b.经济条件
c.文化条件
d.道德条件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0.[单选题]下列人员中不属于诉讼参与人的是()
a.鉴定人
b.辩护人
c.法定代理人
d.公诉人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1.[单选题]下列何种犯罪属于特殊主体犯罪( )
a.抢夺罪
b.招摇撞骗罪
c.贪污罪
d.行贿罪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2.[单选题]几个同级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,应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审判。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移送()审判
a.犯罪地人民法院
b.被告人居住地人民法院
c.主要犯罪地人民法院
d.被告人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3.[单选题]犯罪的法律特征是( )
a.社会危害性
b.刑事违法性
c.应受刑罚惩罚性
d.道德谴责性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4.[单选题]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,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( )
a.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,应当以防卫过当罪定罪,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
b.紧急避险用于解决紧迫情况下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
c.防卫过当的场合,其罪过形式通常是直接故意
d.对于“事后防卫”的,通常按照防卫过当处理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5.[单选题]累犯从重、自首从宽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( )
a.罪刑法定原则
b.罪刑相适应原则
c.适用刑法平等原则
d.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6.[单选题]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上,采取的是以( )为主,兼采其他原则
a.属人原则
b.保护原则
c.属地原则
d.普遍原则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7.[单选题]下列哪项属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()
a.回避
b.管辖
c.上诉
d.检查监督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8.[单选题]甲路过乙家门口,乙便唆使自己所养的一条狼狗追咬甲。甲用自己手中扁担与狗搏斗,将狗打死。甲的行为属于( )
a.正当防卫
b.紧急避险
c.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的行为
d.防卫对象错误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9.[单选题]“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,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”,这句话体现了我国刑法的( )
a.罪责自负原则
b.罪刑相称原则
c.罪刑法定原则
d.适用刑法平等原则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20.[单选题]关于管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()
a.一般由犯罪地法院管辖
b.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法院管辖
c.必须由最初受理的法院管辖
d.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法院管辖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法学概论_2020春_03
1.[单选题]我国刑法规定死刑只适用于( )
a.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
b.屡教不改的犯罪分子
c.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犯罪分子
d.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2.[单选题]在民事诉讼过程中,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,法院应()
a.认为原告撤诉
b.缺席判决
c.中止诉讼
d.终结诉讼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3.[单选题]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包括( )
a.犯罪的目的
b.犯罪的动机
c.罪过形式
d.犯罪行为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4.[单选题]甲与乙有仇,欲寻机杀乙。某日晚,甲手持大刀前往乙家害乙。在快到乙家时,甲突然感到腹部剧痛,只好去医院看医生。甲的行为属于( )
a.犯罪未遂
b.犯罪中止
c.犯罪预备
d.非罪行为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5.[单选题]名称权是( )
a.公民享有的人格权
b.自然人享有的身份权
c.法人享有的人格权
d.自然人和法人都享有的身份权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6.[单选题]对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,由()人民法院管辖
a.原告住所地
b.被告住所地
c.被告经常居住地
d.劳动教养地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7.[单选题]甲持三角刮刀抢劫乙财物,乙夺下甲的三角刮刀,并将甲推倒在水泥地上,甲头部着地,当即昏迷。乙随后持三角刮刀将甲杀死。乙的行为属于( )
a.正当防卫
b.其前行为是正当防卫,后行为是防卫过当
c.防卫过当
d.其前行为是正当防卫,后行为是故意杀人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8.[单选题]下列哪一案件不应由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()
a.骗取出口退税案
b.受贿案
c.私分国有资产案
d.徇私舞弊不征税款案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9.[单选题]夫妻一方出走,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,由()人民法院管辖
a.原告住所地
b.被告住所地
c.被告经常居住地
d.婚姻登记地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0.[单选题]划分地域管辖的主要依据是()
a.犯罪地
b.被告人居住地
c.最先受理地
d.被害人居住地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1.[单选题]两个歹徒在抢劫赌博者的赌资时被赌博者打成重伤。赌博者的行为属于( )
a.正当防卫
b.防卫过当
c.故意犯罪
d.非罪行为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2.[单选题]犯罪的法律特征是( )
a.社会危害性
b.刑事违法性
c.应受刑罚惩罚性
d.道德谴责性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3.[单选题]故意犯罪形态只能存在于( )
a.故意犯罪中
b.过失犯罪中
c.直接故意犯罪中
d.所有犯罪中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4.[单选题]犯罪未遂只能发生在( )
a.犯罪着手以前
b.犯罪着手之后
c.犯罪预备阶段
d.犯罪完成之后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5.[单选题]从最终决定意义上来说,法的内容是由()决定的
a.政治条件
b.经济条件
c.文化条件
d.道德条件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6.[单选题]第一次科学阐明了法的本质及其最基本的发展规律的是( )
a.儒家学说
b.基督教神学
c.注释法学派
d.马克思主义法学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7.[单选题]犯罪时怀孕的妇女,无论犯了多么严重的罪,最高可以判处( )
a.死刑立即执行
b.死刑缓期二年执行
c.无期徒刑
d.有期徒刑15年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8.[单选题]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分为不同部门,而又成为内在统一、有机联系的系统,这被称为( )
a.立法体系
b.法的体系
c.法系
d.法的历史类型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9.[单选题]根据内容的不同,可将法律规则分为( )
a.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
b.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
c.规范性规则和标准性规则
d.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20.[单选题]犯罪的本质特征是( )
a.社会危害性
b.刑事违法性
c.应受刑罚惩罚性
d.普遍违法性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.[单选题]要使行为人对其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负刑事责任其行为和结果必须( )
a.具有一定关系
b.具有一定偶然性
c.具有因果关系
d.具有物质关系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2.[单选题]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( )
a.前者是犯罪的未完成形态,后者是犯罪的完成形态
b.对中止犯,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,对未遂犯则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
c.前者是基于行为人自己的意志而放弃犯罪,后者是基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被迫停止
d.前者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,后者只能发生在犯罪实行阶段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3.[单选题]我国刑法中的附加刑( )
a.只能独立适用
b.只能附加于主刑适用
c.只有主刑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,才可以附加适用
d.既可以附加适用,也可以独立适用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4.[单选题]下列有关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( )
a.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与行为能力的范围一致
b.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先于其行为能力产生
c.法人在清算期间仍然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
d.法人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范围是不同的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5.[单选题]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,2年期满后,经合法程序减为无期徒刑的条件是( )
a.有悔罪表现
b.没有故意犯罪
c.有立功表现
d.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6.[单选题]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,防卫过当要负刑事责任,但( )
a.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
b.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
c.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
d.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7.[单选题]下列行为中属于双方民事法律行为的是( )
a.授权行为
b.遗嘱行为
c.撤销行为
d.买卖行为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8.[单选题]下列人员中主要的刑事诉讼主体是()
a.被告人
b.证人
c.鉴定人
d.翻译人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9.[单选题]下列对刑法的解释中属于有权解释的是( )
a.学理解释
b.论理解释
c.司法解释
d.文理解释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0.[单选题]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,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( )
a.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
b.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
c.可以从轻、减轻或免除处罚
d.应当从轻、减轻或免除处罚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1.[单选题]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的刑种是( )
a.剥夺政治权利
b.管制
c.拘役
d.有期徒刑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2.[单选题]人民法院一般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是()
a.有关国家秘密的案件
b.个人隐私案件
c.14岁以上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
d.16岁以上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3.[单选题]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,以( )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
a.被代理人
b.自己
c.被代理人或者自己
d.行为人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4.[单选题]允许法律关系参加者自行确定其权利和义务具体内容的规范,属于( )
a.任意性规范
b.委托性规范
c.准用性规范
d.强行性规范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5.[单选题]王红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丧生,王红和母亲继承了父亲的遗产。这里引起继承关系发生的是( )
a.法律行为
b.法律事件
c.有效行为
d.事实行为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6.[单选题]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事人的是()
a.原告
b.被告
c.诉讼代理人
d.第三人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7.[单选题]下列案件中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是()
a.渎职案件
b.盗窃案件
c.虐待案件
d.抢劫案件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8.[单选题]为所有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客体称为( )
a.犯罪的复杂客体
b.犯罪的直接客体
c.犯罪的一般客体
d.犯罪的同类客体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9.[单选题]甲将其所有的一台旧冰箱出卖给乙,得价金300元,甲出卖其冰箱的行为是所有人行使( )的行为
a.占有权
b.使用权
c.收益权
d.处分权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20.[单选题]我国刑罚的目的是( )
a.惩罚犯罪
b.消灭犯罪
c.预防犯罪
d.平息民愤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法学概论_2020春_02
1.[单选题]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( )
a.无效
b.有效
c.有的有效有的无效
d.在撤销死亡宣告后才有效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2.[单选题]甲为保护自己的果园,在果园周围拉上电网,白天关掉,晚上通电。某日晚有俩个小孩进入果园偷摘果实,被电网击中而死。甲的行为属于( )
a.正当防卫
b.紧急避险
c.事前防卫
d.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3.[单选题]犯罪未遂只能发生在( )
a.犯罪着手以前
b.犯罪着手之后
c.犯罪预备阶段
d.犯罪完成之后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4.[单选题]甲深夜潜入乙家行窃,发现留长发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觉,意图奸淫,便扑在乙身上强脱其衣。乙惊醒后大声喝问,甲发现乙是男人,慌忙逃跑被抓获。甲的行为( )
a.属于强奸预备
b.属于强奸未遂
c.属于强奸中止
d.不构成强奸罪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5.[单选题]正当防卫维护的利益不包括( )
a.国家利益
b.集体利益
c.本人或他人的合法利益
d.非法利益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6.[单选题]甲贩运鸦片,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,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,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,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,朱抓住汽车的把守不放,甲为摆脱朱某,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,朱某被摔在地,头部着地死亡,甲对朱某的死亡的心理态度是( )
a.直接故意
b.间接故意
c.过于自信的过失
d.疏忽大意的过失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7.[单选题]取保候审最长不能超过()
a.1个月
b.3个月
c.6个月
d.12个月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8.[单选题]我国刑法将所有犯罪划分为十类,依据的是( )
a.犯罪的一般客体
b.犯罪的同类客体
c.犯罪的直接客体
d.犯罪的复杂客体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9.[单选题]从最终决定意义上来说,法的内容是由()决定的
a.政治条件
b.经济条件
c.文化条件
d.道德条件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0.[单选题]下列人员中不属于诉讼参与人的是()
a.鉴定人
b.辩护人
c.法定代理人
d.公诉人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1.[单选题]下列何种犯罪属于特殊主体犯罪( )
a.抢夺罪
b.招摇撞骗罪
c.贪污罪
d.行贿罪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2.[单选题]几个同级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,应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审判。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移送()审判
a.犯罪地人民法院
b.被告人居住地人民法院
c.主要犯罪地人民法院
d.被告人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3.[单选题]犯罪的法律特征是( )
a.社会危害性
b.刑事违法性
c.应受刑罚惩罚性
d.道德谴责性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4.[单选题]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,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( )
a.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,应当以防卫过当罪定罪,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
b.紧急避险用于解决紧迫情况下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
c.防卫过当的场合,其罪过形式通常是直接故意
d.对于“事后防卫”的,通常按照防卫过当处理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5.[单选题]累犯从重、自首从宽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( )
a.罪刑法定原则
b.罪刑相适应原则
c.适用刑法平等原则
d.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6.[单选题]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上,采取的是以( )为主,兼采其他原则
a.属人原则
b.保护原则
c.属地原则
d.普遍原则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7.[单选题]下列哪项属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()
a.回避
b.管辖
c.上诉
d.检查监督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8.[单选题]甲路过乙家门口,乙便唆使自己所养的一条狼狗追咬甲。甲用自己手中扁担与狗搏斗,将狗打死。甲的行为属于( )
a.正当防卫
b.紧急避险
c.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的行为
d.防卫对象错误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9.[单选题]“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,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”,这句话体现了我国刑法的( )
a.罪责自负原则
b.罪刑相称原则
c.罪刑法定原则
d.适用刑法平等原则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20.[单选题]关于管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()
a.一般由犯罪地法院管辖
b.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法院管辖
c.必须由最初受理的法院管辖
d.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法院管辖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法学概论_2020春_03
1.[单选题]我国刑法规定死刑只适用于( )
a.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
b.屡教不改的犯罪分子
c.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犯罪分子
d.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2.[单选题]在民事诉讼过程中,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,法院应()
a.认为原告撤诉
b.缺席判决
c.中止诉讼
d.终结诉讼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3.[单选题]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包括( )
a.犯罪的目的
b.犯罪的动机
c.罪过形式
d.犯罪行为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4.[单选题]甲与乙有仇,欲寻机杀乙。某日晚,甲手持大刀前往乙家害乙。在快到乙家时,甲突然感到腹部剧痛,只好去医院看医生。甲的行为属于( )
a.犯罪未遂
b.犯罪中止
c.犯罪预备
d.非罪行为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5.[单选题]名称权是( )
a.公民享有的人格权
b.自然人享有的身份权
c.法人享有的人格权
d.自然人和法人都享有的身份权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6.[单选题]对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,由()人民法院管辖
a.原告住所地
b.被告住所地
c.被告经常居住地
d.劳动教养地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7.[单选题]甲持三角刮刀抢劫乙财物,乙夺下甲的三角刮刀,并将甲推倒在水泥地上,甲头部着地,当即昏迷。乙随后持三角刮刀将甲杀死。乙的行为属于( )
a.正当防卫
b.其前行为是正当防卫,后行为是防卫过当
c.防卫过当
d.其前行为是正当防卫,后行为是故意杀人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8.[单选题]下列哪一案件不应由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()
a.骗取出口退税案
b.受贿案
c.私分国有资产案
d.徇私舞弊不征税款案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9.[单选题]夫妻一方出走,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,由()人民法院管辖
a.原告住所地
b.被告住所地
c.被告经常居住地
d.婚姻登记地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0.[单选题]划分地域管辖的主要依据是()
a.犯罪地
b.被告人居住地
c.最先受理地
d.被害人居住地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1.[单选题]两个歹徒在抢劫赌博者的赌资时被赌博者打成重伤。赌博者的行为属于( )
a.正当防卫
b.防卫过当
c.故意犯罪
d.非罪行为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2.[单选题]犯罪的法律特征是( )
a.社会危害性
b.刑事违法性
c.应受刑罚惩罚性
d.道德谴责性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3.[单选题]故意犯罪形态只能存在于( )
a.故意犯罪中
b.过失犯罪中
c.直接故意犯罪中
d.所有犯罪中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4.[单选题]犯罪未遂只能发生在( )
a.犯罪着手以前
b.犯罪着手之后
c.犯罪预备阶段
d.犯罪完成之后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5.[单选题]从最终决定意义上来说,法的内容是由()决定的
a.政治条件
b.经济条件
c.文化条件
d.道德条件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6.[单选题]第一次科学阐明了法的本质及其最基本的发展规律的是( )
a.儒家学说
b.基督教神学
c.注释法学派
d.马克思主义法学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7.[单选题]犯罪时怀孕的妇女,无论犯了多么严重的罪,最高可以判处( )
a.死刑立即执行
b.死刑缓期二年执行
c.无期徒刑
d.有期徒刑15年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8.[单选题]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分为不同部门,而又成为内在统一、有机联系的系统,这被称为( )
a.立法体系
b.法的体系
c.法系
d.法的历史类型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19.[单选题]根据内容的不同,可将法律规则分为( )
a.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
b.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
c.规范性规则和标准性规则
d.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20.[单选题]犯罪的本质特征是( )
a.社会危害性
b.刑事违法性
c.应受刑罚惩罚性
d.普遍违法性
正确答案:————
最新回复 (0)
主题数 11698 |
帖子数 11670 |
注册排名 2 |